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丹青描绘新时代
作者 | 范迪安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中国文艺的时代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为广大文艺工作者努力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吹响了新的进军号角。八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广大美术家、美术工作者振奋起前所未有的精神,涌发起前所未有的激情,立足时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心用情用功感受和表现伟大时代,用丹青形象描绘中华民族新的史诗,取得了中国美术发展的重大丰收。
《时代新貌》布面油画120cm×200cm 范迪安 作
以主题创作致敬百年党史,描绘时代史诗。
从“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到“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从“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到“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广大美术工作者以创作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时代佳作为使命,以宏阔的视野与聚焦的典型形象刻划了共产党人在百年奋斗征程上的精神风貌,以可视可感的美术方式再现了党的伟大精神图谱。
《建党百年·回望遵义》布面油画80cm×120cm 范迪安 作
中国社会进入新时代,改革发展和全面建设呈现出日新月异的视觉图景,广大美术工作者深刻领悟中国美术发展的时代方位和赋予的责任使命,紧紧围绕新时代中国社会的全面建设、脱贫攻坚、抗击新冠疫情、建设小康、一带一路等时代主题,聚焦表现中国精神、时代精神,作品的思想内涵、气象格局和气度品格都具有新时代的风采。
以“大美术”服务社会发展,助力美好生活。
在北京APEC峰会、杭州G20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一系列主场外交活动中,相关艺术设计通过视觉意象阐释国家立场,传释国家形象,显现了强大传播力和影响力。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标志、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勋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标志、2022年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标志等设计,新建机场和城市轨道交通公共空间的艺术设计,都反映了“大美育”积极服务社会、赋能创新的独特功能。
以美术评论推进创作,以新媒体方式赋能美术传播。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发起主办的“全国美术高峰论坛”,已成为美术理论与艺术评论界的品牌盛会,为筑就新征程文艺高地提供了重要学术支撑。
以守正创新为引领,培育美术新人。
中央美术学院和全国各大美术院校相继成立美育研究机构或工作室,通过开设美育教师研修班、创立美育讲堂与社会美育实践基地等形式,探索专业型复合型美育人才培养的路径,同时启动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美育学”学科建设,“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日益完善、广泛普及,使美术人才具备创造美的自觉追求和扎实功力,成为新时代“大美之艺”的传承人和创造者。
回顾八年来的中国美术发展之路,我深深感觉到,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文化文艺发展的重要论述武装头脑,真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久久为功,我们的美术就能不断谱写出新的时代篇章。
以下油画请横屏欣赏。
《奔流不息》布面油画180cm×380cm 范迪安 作
《雄安进行时之一·筋骨》 布面油画 200cmX600cm 范迪安 作
《彝家新居》布面油画80cm×280cm 范迪安 作
原图文刊登于2022年10月15日《人民政协报》第8版华夏翰墨